机房的位置选择是重要的基础性工作,是电力通信业务系统连续运作的需要,同时也是提升机房安全等级的重要手段。主站通信机房一般放置于办公楼内,变电站通信机房一般放置于主控楼内。层高不足、地板承重不够、空间尺寸不规整等土建结构不适于规划为机房,选址时需注意规避以上制约因素,且最好不要选择顶层,因为顶层保温比较困难,还容易发生漏水事故;若将机房设置在一楼,虽然从结构荷载、雷电感应、设备搬运等方面考虑有好处,但有水浸、多尘、虫鼠害之虞,还有安保方面之忧。因此,智能电网机房宜设置在楼体的中间层,并综合考虑结构荷载、雷电感应、设备搬运等因素。

1.空间结构
(1)机房应采用矩形平面,不应采用圆形、三角形平面等不利于设备布置的机房平面。
(2)矩形平面应尽量选取能够有效利用空间的房间。如果屏柜前后与墙的距离过大,则浪费机房空间;如果距离太小,则不利于设备建成后的日常维护。
(3)考虑静电地板架空高度、屏柜高度、机房内空调制冷形式以及上走线综合管线布线对整层高度的影响,机房梁底距地宜不低于2.8m,即机房净高不低于2.8m。
(4)机房区承重应满足设备和蓄电池规范要求,主机房活荷载为8~10kN/m²,电池室活荷载为16kN/m²,不满足要求的应进行承重改造。
(5)机房的安全出口,一般不应少于两个,长度超过15m或面积大于90m²的机房必须设置两个及以上出口,并宜设于机房的两端,不满足要求的应进行改造。
2.防水防雷
(1)机房不宜设在用水设备的下层,注意周围应没有水管,以防水管破裂而水淹机房。
(2)机房应避免选择顶楼、地下室、四面角落等易漏雨、渗水和易遭雷击的空间。
(3)为减少雷击造成的电磁感应侵害,主机房宜选择在建筑物低层中心部位,并尽量远离变电站变电区域,避免强磁场对电子信息设备的损害;同时,机房内应配置环形接地网,接地网与主楼接地点不少于两个,为机房及机房内设备提供有效接地。
3.设备设施
(1)机房精密空调的主机与室外机在高差和距离上均有使用要求,一般情况下室内、外机垂直位差不大于22m,管道水平距离不大于40m(具体可根据实际情况咨询厂家)。
(2)机房内外部运输通道应特别注意精密空调、通信电源、配电柜等大型整装设备既可运输就位、也可运离机房的要求。